•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运维新技术

    综合管廊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可实现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类市政管线的集成化管理,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保障城市“生命线”的正常运行。自2015年以来,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和里程已达到世界前列,目前已将重心从建设转移到运维上,周期智能化管理已成为今后我国综合管廊运维中需要实践和贯彻的重要理念,而智能化运维新技术应用,旨在实现管廊的智能化管理,提升运维效率及水平。 城市综合管廊运维中需要

    2022-03-31 16

  • 污水厂的处理流程中的工艺细节管理(二十二)-生化池的运行细节13

    上周围绕硝化反应的污泥浓度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细节的讨论,这周公众号将继续围绕硝化反应的工艺细节进行讨论,来看温度在硝化反应的工艺管理的细节内容。 地球表面环境中大气温度变化是地球四季轮回的重要指示,四季中空气温度升高降低是在一个年度一个周期性的变化的趋势,而污水厂中的大部分的处理构筑物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露天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受到大气环境温度的影响是特别明显的。在夏季,太阳直射的环境气温达到30℃以上

    2022-03-31 4

  • 200年历史的慢砂滤池 远没你想的简单

    不老的砂滤技术 你知道吗?世卫组织有份报告说,西方滤池的历史可追溯到1804年,当时一个叫John Gibb的苏格兰人发明了一个试验性的过滤装置,主要用于他自家的漂白工场,多余的过滤水以每加仑0.5镑的价格卖给当地人。之后的20多年里,不少人都对砂滤池的设计细节进行改进。到了1829年,砂滤池进入市政领域——一位叫James Simpson的工程师,为伦敦的切尔西水务公司建造了慢砂滤池(Slow

    2022-03-31 4

  • 双区沉淀池用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可行性

    摘要:选取一座已初步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辐流式沉淀池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固液二相流模型,分析沉淀池内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分布规律。从沉淀池底径向距离中心1、6和12 m处取得3个污泥样本S1、 S2和S3,其中S1的平均粒径(294.6 μm)远高于S2(142.8 μm)和S3(55.2 μm),对应的污泥指数(SVI)分别为56.2、63.4和81.3 mL/g。综合

    2022-03-31 4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工程案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