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GF观点 | 绿色供应链金融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及发展建议
2021-09-24 14:18:42
16
一、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一)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国内外学术界均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定义,且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早于国内。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早,总体来说,国外学术界基本达成了对供应链金融的共识,即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灵活融资模式。在国内,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金融机构依托核心企业建立的完整供应链,对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服务工具,通过核心企业的增信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困境”。
(二)绿色供应链的定义
国内外学术界针对绿色供应链的定义均开始较早,相较于国外,国内的定义较为分散。国外绿色供应链的概念起源于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的定义,即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是实现绿色制造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200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包括监测企业环境绩效,与公营企业合作开展绿色设计,为供应链企业提供培训和信息以建立其环境管理能力等。国内绿色供应链的定义相对分散,学术界基本秉持了两点共识:一是绿色供应链的诞生和发展源于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需求;二是绿色供应链需要完成从以产业节点为边界的管理架构到具有跨企业和跨行业维度的突破和颠覆,是一种贯穿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三)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和绿色供应链的有机融合,国内外尚未有对绿色供应链金融的明确定义,不同学者或研究机构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有所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组织将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定义为以某种方式支持贸易交易的供应链金融实践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并创造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从而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所有利益相关者。陈诗一等将绿色供应链金融定义为建立在绿色供应链基础上,为了达到更好的绿色发展效果,金融机构在开展信贷服务、投融资服务、保险金融等资本运作时优先考虑供应链中可以实现绿色生产的企业,使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中消耗的资源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供应链发展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目的。
二、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功能和作用
(一)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绿色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缓解它们在供应链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各产业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供应商和经销商多为民营和小微企业,资金不雄厚,议价能力相对较弱。绿色供应链金融运用丰富的金融工具,构建便捷化的融资方式,发挥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增信担保作用,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门槛,提升议价能力,鼓励具有强大风险管控和盈利能力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保持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的融资开放。
(二)实现风险转移,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绿色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共享风险的模式,实现风险控制在供应链上的延伸,最终形成多方受益的局面。由于利益和风险的高度共享性,绿色供应链金融有利于实现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中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而在风险共同承担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风险转移。从供应商收益看,供应商因受更大信用融资约束拓展融资渠道,从而获得比较优势;从金融机构收益看,金融机构因获得更多风险管控信息,从而降低了借贷方违约风险;从买方收益看,因有效管控供应链上的风险,从而降低了购买成本。因此,绿色供应链金融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三)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向竞争优势转化
绿色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将企业绿色转型外部收益内部化,实现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从宏观层面看,绿色供应链金融要为企业绿色转型、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服务,因此在资金融通效率提高的情况下,绿色供应链金融通过鼓励链条上各企业的绿色化,大力促进了社会绿色转型程度,增加了公共效益。但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绿色转型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收益将内部化为企业的实际竞争力,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低碳高效、绿色环保企业比棕色污染企业具有更大的盈利能力、环境友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因此是更可持续的,这将是“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三、国内外绿色供应链金融经典案例
(一)国外案例分析:苹果公司与花旗银行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计划
苹果公司与花旗银行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计划的背景是供应链上环境问题的频发导致苹果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无法如约履行。虽然苹果公司高度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但其供应链上的缺口造成环境问题频发,这些问题不仅给苹果公司的口碑带来损失,更损害了公司的长期发展利益。
为提升上游中小企业环境管理效能,减少供应链上的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苹果公司与花旗银行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合作,通过构建绿色信息评级系统以筛选上下游合格的绿色供应商。在上游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通过在贷款前、贷款中和贷款后持续不断向花旗银行和苹果公司提供可靠且符合绿色评级要求的绿色评级信息,花旗银行将资金提供给上游中小企业,苹果公司则根据这些信息决定是否与供应企业继续签订购销合同,从而实现了对供应商的筛选,并促进了供应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此外,花旗银行还为其海外业务创建了独特的绿色供应链金融。其运作模式是通过审核下游客户提供给花旗银行的应收账款发票,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被花旗银行买进,并向供应商提供融资,等应收账款到期后,由下游客户向花旗银行支付全额款项。 图1 苹果公司与花旗银行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计划示意图 苹果公司与花旗银行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计划实现了苹果公司与花旗银行的共赢。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对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绿色评级筛选掉了绿色程度不高的供应商企业,既保护了环境,提升苹果公司绿色环保层面的用户口碑,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于花旗银行来说,通过创建“供应商融资系统”,帮助供应商缓解融资压力,花旗银行成功将自身业务拓展至100多个国家,成功构建了处理国际贸易的多币种一站式服务。
(二)国内案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的背景是该地区汽车产业融资需求旺盛,但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融资存在困难的矛盾。汽车的零部件多,产业链长,是典型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地区汽车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融资需求非常旺盛,具有推广供应链金融的条件。但与此同时,地区以前面向汽车产业上下游配套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规则是只能用不动产抵押贷款,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较少,企业融资成本高。
绿色供应链金融发挥了便利上下游民营中小微企业抵押贷款的作用。为集中大湾区绿色金融和汽车产业优势,推动大湾区汽车产业走节能降耗、低碳环保道路,粤港澳大湾区于2020年推行了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方面,通过将商业银行的授信标准从静态评判转化为对企业应收账款存货等动态追踪,从不动产抵押贷款转化为动产抵押,绿色供应链金融拓宽了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减少了企业融资成本,大幅降低了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标准,并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资质审核,为获得绿色供应链金融“白名单资质”的核心企业提供绿色融资,无需对其绿色资质进行再次审核,提高了上下游企业融资效率。 图2 粤港澳大湾区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示意图 大湾区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7月,广东已推动96条规模供应链加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融资金额高达183亿元。仅从广州开发区来看,兴业银行广州分行为广州开发区授信的首笔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额度就达到1.5亿元,有效解决了上下游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此外,广州开发区高度重视并鼓励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 ,基于每家服务平台运营主体最高500万元奖励。
相较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粤港澳大湾区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金融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的统一,促进地区内金融机构与产业的绿色转型协同发展;二是丰富和拓展了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三是通过白名单管理制度,实现了针对整个产业的绿色管理,大幅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粤港澳大湾区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白名单制度创新具有较大借鉴意义。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尤其适合向产业链长、上下游企业众多、地区内标准不统一的产业推广。通过简化、统一、科学化资质审核标准,上下游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获得保障,融资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这些产业向绿色的转型。
(三)跨国经典案例:海尔智家与渣打银行签署《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为促进海尔全球供应链的快速发展,推进海尔智家的可持续性业务稳步发展,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与渣打银行签署《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是海尔智家基于拓展海外市场的战略发展需求,为使得海尔集团上下游供应商更容易获取海外融资,所以与渣打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并强调在该链接业务中各部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构建绿色可持续供应链金融体系发挥金融的激励引导功能,鼓励与更多绿色可持续供应商开展合作。通过该战略合作协议,海尔集团与渣打银行拓展了意大利家电企业“CANDY”、美国GEA和海尔印度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融资渠道,并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打造高效的数字化金融,推动海尔可持续性体系建设获得更多供应链方面的支持。 图3 海尔集团与渣打银行的绿色供应链金融示意图 海尔集团和渣打银行在全球供应链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海尔集团的电器业务延伸至欧美和南亚地区,而渣打银行的全球业务发展得如火如荼,仅在南亚地区就拥有超过160年的运营历史。
海尔智家与渣打银行的可持续供应链金融的模式特别适合倾向于构建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企业和拓展全球业务的金融机构。由于全球产业链涉及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规范和贸易方式,通过与全球化的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可以帮助致力拓展全球业务的企业更快参与全球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强调供应链金融的绿色和可持续水平,在全球应对变化和加强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达成统一意向的情况下,能降低跨境合作可能面临的气候和环境风险,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以顶层设计为出发点,加强政策激励引导
政策激励引导是发展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出发点。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亟需激励供应链各主体的配套政策支持,为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引导绿色供应链金融主体稳健发展。在各项配套政策中,建议着重强化财政资金补贴、风险补偿资金、专项绩效奖励等政策的制定,在充足资金的保障下,充分提升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积极性,激发金融机构的借贷活力。此外,从风险防范的角度看,还应运用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监管部门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监督,对违规、造假的企业进行合理的惩处,并列入黑名单,保证绿色供应链金融运作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合规性。
(二)以金融科技为着重点,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
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发展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着重点。鉴于我国不同于国外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即我国更注重融资目标是否符合绿色标准而非绿色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是否符合绿色要求,这就决定了服务于绿色供应链金融的产品需要大规模和大幅度的创新,不断满足供应链上不同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作为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途经,绿色金融科技可以在技术、产品、方式上发挥充足的创造力,在设计、生产、采购、消费、回收等环节提供充分的支持,促进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科技的创新性建议重点聚焦在两个领域:一是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投融资的便捷性和高效率;二是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加大识别和追踪各类风险的能力,切实保障绿色供应链金融发挥实效。
(三)以绿色发展为落脚点,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
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的落脚点。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打通融资壁垒,借助绿色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倾向,鼓励动员社会力量投向绿色发展领域;二是打通国界壁垒,借助绿色供应链的可延展性,让更多企业和金融机构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加快我国绿色发展与国际接轨;三是打通信息壁垒,借助绿色供应链金融对信用担保的倚重,强化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利用监管手段,加快推动我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IIGF观点 | 绿色供应链金融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及发展建议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